400-119-8559

合肥施工图审查平台焕新升级,BIM 智能审查技术引领行业变革

发布时间:2025-07-10 发布者:合肥施工图审查平台

近期,合肥施工图审查平台迎来重大变革,自 2025 年 2 月 1 日起,数字化审图系统正式启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智能辅助审查功能,这一战略性举措标志着平台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将为建筑行业的施工图审查流程带来革命性变化。回溯平台发展历程,早在 2019 年 11 月 17 日,合肥便上线了工程建设云平台数字化审图系统,彼时,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含消防、人防部分)审查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审查效率与质量,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全市范围内全面停止线下纸质审图业务,所有审查工作均通过数字化审图系统有序开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的迭代更新,合肥施工图审查平台持续优化升级。此次试行的 BIM 智能辅助审查,针对特定范围项目逐步推进。自 2025 年 2 月 1 日起,新立项的政府投资大型公共建筑、面积超 1 万平方米的地下车库、三星级绿色建筑以及装配式建筑工程,均被纳入施工图 BIM 智能辅助审查范畴。到 2026 年 1 月 1 日,审查范围将进一步拓展至新立项的大型公共建筑、大于 1 万平方米的地下车库、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工程,同时鼓励其他项目积极参与,先行先试。在具体审查流程上,建设单位需依据相关标准,向设计单位明确提出 BIM 设计需求。设计单位随即开展全专业 BIM 协同设计,构建 BIM 模型文件,并利用 BIM 辅助报审工具对模型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完成自查以及图模一致性审查。建设单位在报审二维施工图时,需同步提交符合合肥市施工图智能辅助审查建模手册、数据手册、交付手册要求的 BIM 模型文件。系统将自动针对各专业 BIM 模型开展智能辅助审查,审查机构对审查意见进行核对后,与二维审查意见合并。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需依据审查意见,同步对二维施工图与 BIM 模型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审查合格后,审查机构出具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此外,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可登录系统,便捷查看申报 BIM 审查项目的基本情况、BIM 模型以及审查意见等信息。此次平台升级引入 BIM 智能辅助审查,是合肥施工图审查平台贯彻落实安徽省住建厅相关要求,以及《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的重要体现。通过 BIM 技术的深度应用,平台将显著提升施工图审查的精准度与效率,有力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发展。为保障技术顺利应用,建设单位对于符合施工图 BIM 智能辅助审查的项目,可参考《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审查计费参考依据》,合理增加相关费用。同时,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审查机构、主管部门等各方主体,均可按角色进入系统,查阅 BIM 智能辅助审查相关操作指南与工作手册,确保新审查模式顺畅运行。展望未来,合肥施工图审查平台将紧紧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优势,持续优化审查流程,不断提升审查质量,致力于为城市建设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变革浪潮中,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